发布时间:2024-06-28 15:47:28 | 瑞迪网
“只招有专业志愿考生”是指学校某一专业只招收填报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不招收未填该专业志愿的考生。即使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也不会被调剂到这些专业。
专业志愿是指高等学校的一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学生根据这些分类,根据自己的志向和愿望,而进行选择。
学校在录取时,尊重考生所选报的专业顺序。每个专业的录取要德、智、体全面考核,既考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还要考虑基础科目成绩、相关科目成绩、身体状况、政治思想表现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录取。学校在专业录取时,第一志愿不满足录取条件,考虑第二专业志愿,一般来讲第二专业志愿比第一志愿录取分数高3-10分左右。
1、志向优先型:
高考志愿是考生志向与意愿的体现,由于考生教育背景的差异,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不同的志向。有明确志向的考生,期望所选志愿尽量能发挥个人兴趣爱好、性格特长以及潜能,以利将来的发展。志向优先型考生实际已经确定了职业目标,决心在某个专业领域深造发展,专业方向已定,只依据本人分数高低选择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院校。
2、就业优先型:
对多数家长和考生来说,把将来就业作为填报志愿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立足4年学有所成后就业是首选因素。为保证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应尽可能选择未来几年后就业相对好的专业类群,多数高校的特色专业就业比较容易,特别是有行业背景的特色院校的优势专业,社会认同度高,就业和薪酬不错。至于院校档次,要依据自己的分数作出适当调整,最好是所报几个专业能被录取为佳。
3、深造优先型:
对于部分高分考生而言,上大学只是打基础,考研乃至出国深造是目的。填报志愿应尽可能选择设有研究生院的名校,这种高校学科专业比较齐全,多数专业设有博士点,有些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综合性大学基础学科类专业录取分数相对较低,考研竞争力不强,出国深造也容易被接收,可选择理科或工科偏理的专业。 瑞迪网
4、录取优先型:
对省控线边缘分数偏低的考生,以保证能够录取为目的。这类考生应该选择往年刚过线就录取的院校或计划未满额的院校。至于其他因素如:地域、院校档次、专业冷热等能满足多少算多少。在保证录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理想专业。
5、兼顾综合型:
部分过重点线20分左右的考生,各方面因素都要兼顾。这部分考生应对拟报院校的专业实力、往年录取分数变化了解透彻,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差及其他有利因素,可选择一些有实力的相对冷门院校,或选择地域偏僻、档次较高的院校,运用填报志愿技巧,挑选适合自身特性的较好院校及专业。
院校志愿是指在高考结束后,考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理想,确定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意向。考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进行选校,或者根据未来职业规划和发展前景做出选择,亦或是参考他人或网上的排名和评价。好的志愿选择能够提高大学期间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院校志愿不是以往选择中学的时候的简单决定,因此考生最好不要草率做出决定。在选择时,除了考虑自身的兴趣、优势,考生还应该考虑各个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研究成果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情况。大学期间,学生作为自主的学习者,需要更好地发挥自我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大学的课程资源,获得更为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实践机会。
瑞迪网(https://www.ruidir.net)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学校高考志愿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内容。
学校高考志愿是同学们选择大学和专业的方式之一。一般来说,高中学生会在学习期间进行了解和了解各个大学、各个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放眼未来,选择合理的高校和专业会对同学们的职业和事业发展起到很大的帮助。因此,学校高考志愿的选择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